【觀察者網 綜合報道】中國是世界極少數擁有磁浮交通商業運營線的國家。微信公號“解放軍報記者部”23日報道,記者今天從國防科技大學獲悉,由該校領銜研制的新型磁浮列車工程樣車運行試驗取得成功,時速可達160公里以上。
報道稱,研制出時速160公里的新型磁浮列車工程樣車,標志著我國已掌握中速磁浮交通核心關鍵技術,為我國發展時速200公里的中速磁浮交通奠定了堅實技術基礎。
新款磁懸浮兼具高、低速列車優點 城市內外都可用
當天,中國首創時速160公里第五代新型磁浮工程樣車在國防科大試驗線運行試驗成功。
該列車在國際上首次采用“長定子永磁直線同步牽引+永磁電磁混合懸浮”技術方案,具有能耗低、牽引效率高、設備更換維修方便等特點。通過對牽引和懸浮系統的優化升級,在模塊化、輕量化、集成化等方面實現了一系列關鍵技術突破,與我國現在投入運營的中低速磁浮交通相比,懸浮功耗降低20%,牽引效率提高10%以上,綜合技術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有關專家介紹,磁浮列車由于車體與軌道不接觸、無摩擦,具有噪音低、損耗小、易維護等優點,被譽為“零高度飛行器”。
另據中新網介紹,新型磁浮工程樣車由中車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國防科技大學、北京磁浮交通發展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等單位聯合研制。
中國中車資深專家、中車唐山公司產品研發中心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王永剛介紹,第五代新型磁浮列車擁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關鍵零部件完全自主化,多項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它的研制成功是軍民融合、自主創新的典范,是國家“十三五”先進軌道交通重點專項中速磁浮交通系統關鍵技術研究課題的階段性成果,為第六代時速200公里中速磁浮列車開發研制奠定了重要基礎。
目前世界上投入商業運行主要有高速和中低速兩類磁浮交通線。高速磁浮速度快,但系統結構復雜、造價高、轉彎半徑大、選線要求高;中低速磁浮結構簡單、轉彎半徑小、選線靈活,但存在牽引效率低、速度提升受限等不足。如何揚長避短,研制出兼具兩者優點的中速磁浮列車,成為了我國磁浮交通發展的一項新課題。這種兼具高速與中低速磁浮交通優點的新型磁浮列車,將為我國提供一種方便快捷的綠色軌道交通工具,非常適合在城市群之間、中心城市和衛星城市之間和大城市中運行,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報道還稱,此次研制出時速160公里的新型磁浮列車工程樣車,為我國發展時速200公里的中速磁浮交通奠定了堅實技術基礎。